登录

「两会时间」市人大代表谈广州发展,提到了这些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0-05-30 15:24:34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既是城市发展的规律所在,也是体现广州责任担当的使命所系。

建议道路进行“瘦身”微改造、给自行车以路权、发展民宿产业激活乡村活力……广州市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以创新求变提升城市竞争力,全力推动新时代广州发展出新精彩。

1.jpg

【关键词1】道路瘦身

“道路瘦身”概念走红

代表建议缩窄标准车道的宽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广州的路越来越宽,但是交通拥堵似乎更加严重。原因除了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外,连任四届的市人大代表、京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谢小能还注意到,快递、外卖“小哥”以及共享单车骑行者因为没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路,经常与机动车抢道,不但造成交通拥堵,还引发安全隐患。

“解决交通堵塞,并不一定要拓宽道路,”谢小能的建议另辟蹊径:“我今年带来的建议就是‘道路瘦身’。”他认为,道路越宽不代表机动车通行速度越高,合理规划道路资源才是关键,“有时适当为道路‘减肥瘦身‘,反而使道路更加通畅。”

“道路瘦身”,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有高标准车道的宽度进行缩窄,提供给需求更高的道路使用者。

谢小能表示有实验数据表明,“道路瘦身”后,道路整体事故率会降低19%到47%。此外,在将直行右转车道“瘦身”后,能够减少行人过街距离,方便行人二次过街。

记者了解到,“道路瘦身”的概念早已成型。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以及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等内容。在国内,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也在积极探索“道路瘦身”。

这个概念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管理局还曾发布过《道路瘦身信息指南》。

2.jpg

试验后,天河东路段拥堵指数下降20%

建议广州实现系统性的城市交通改造

“道路瘦身”在广州是否行得通呢?

谢小能调研发现,今年广州交警部门也在天河区的天河路、天河东路交叉口等路段进行了“道路瘦身”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根据谢小能的调研结果,在天河东路段,交警部门通过压缩东进口的车道宽度,增加待转弯区,提高了该路段的通行效率。瘦身前后,某地图APP统计该路段的拥堵指数从1.65下降到了1.32,下降了20%,整体通行效率和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由此,谢小能建议,广州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和建设的有益经验,挖掘广州市现阶段交通管理难点,在全面摸清路网密度、道路利用率、区域交通出行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道路瘦身”计划,进行结构性改进区域交通状况。

“‘道路瘦身’花钱并不多,扩建广州大桥花费财政资金可能要上千万甚至过亿,而‘车道瘦身’一般仅需花费数万元,重新画标线就可以了。”谢小能说。

在“道路瘦身”的同时,综合采取改善城市交通道路断面布局,设置潮汐可变车道,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打通交通微循环,实现系统性的城市交通改造。

【关键词2】厕所革命

广州“厕所革命”进程加速

临街单位开放厕所1193座

除了出行,居住在老城区的“老广们”也关心“如厕难”的问题。

2017年3月,广州市开始了为期3年的“厕所革命”,在几年的努力下,“公厕少、公厕破,公厕脏”的问题越来越少。

对此,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赖伟民也是对广州“厕所革命”赞不绝口。他拿出准备好的厚厚一沓资料说:“我越写越激动,广州市在‘厕所革命’方面真的走的很快。”

记者了解到,仅仅2018年,全市新建公厕311座、升级改造716座。去年12月,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不因缺乏公厕而无法“解急”,广州市已经开放临街单位内设厕所1193座,并且更换了简洁统一的新标识。

而就在这个月,广州市出台了《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在全国率先编制公共厕所的地方规范,开了全国的先河,创新性地将建设和管理规范放在一起来制定,提高广州市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

3.jpg

公厕数量仍显不足

建议增加并给临街单位补贴“打扫费”

同时在调研中,赖伟民也发现,厕所革命还有很大完善的空间。

他建议,对于“厕所革命”,广州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这种利民生的措施,应该加大力度建设。

赖伟敏表示,目前广州连农村的公厕加起来8000多间,其中临街单位向公共开放的厕所1193座,加起来也不够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了加强硬件厕所的建设,赖伟民还建议,市民应该提升文明如厕的素质。不少临街单位反映,厕所在对外开放后增加了不少负担。不少企业表示,自己的单位在正常办公期间就会有人进进出出,而且部分市民也不注意公共卫生,厕所随之而来的“脏乱”令人苦恼。

此外,政府部门可以要对向公众开放厕所的临街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别人单位打扫卫生需要成本的,给予补贴合情合理。”赖伟民表示这方面也有案例,国内某城市就对临街单位的一级公厕一个月补3000元,二级公厕补贴2000元。“有了补贴及体现了公平,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最后,在信息时代,赖伟民表示,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利用大数据制作一个公厕APP,把全市的公厕信息、地址、对外开放的临街单位的厕所都纳入系统,让市民能更方便地找到公厕。

4.jpg

【关键词3】美食文化

借鉴米其林制定广州的美食标准

市人大代表张竹筠建议挖掘广州美食文化故事

如何发挥广州的综合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到广州来?

市人大代表、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竹筠认为,广州需要从文化、商业、旅游等多方面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 “广州要在四个方面出新出彩,就要将文商旅结合起来。”

张竹筠表示,广州的旅游资源其实很丰富,作为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商都,在每一个街区景点都有很多广州文化和历史的故事。其中最能说明广州具有“老城市新活力”的就是荔湾等区域内的旧城改造,既保持了广州的老城味道,又赋予了广州新的旅游元素和概念。

5.jpg

此外,张竹筠认为广州还有很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深入开发,将景点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听。他举例称,位于人民南路的新亚大酒店是广州的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创建于一九二七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最豪华最高雅有客房和中西餐厅的酒店。

张竹筠表示,其实广州还有很多类似的景点。广州在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有许多故事可讲传递文化特质。

说起吸引游客的因素,“食在广州”不可不提。张竹筠认为广州的美食文化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值得发掘。他举例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里陈列了从象岗山大墓中出土的三件青铜烤炉,烧烤工具配备齐全,炉底还有轮子可以推着走,这意味着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有烧烤了。”

张竹筠认为,广州的餐饮有“温度”,目前广州要打造成世界美食城市是很有优势的。“首先广州由品种丰富的本土美食,而且中国很多地方特色小吃、国外经典美食都来广州找市场。”

对于广州美食的推广,张竹筠也有自己的看法。2018 年 6 月,8 家广州餐厅被评选为米其林一星餐厅。“广州有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如何将它推广到全世界?”他认为,广州人也可以借鉴米其林的这种做法,制定出自己的一套美食评定标准。

【关键词4】乡村振兴

好生态带动新活力 民宿旅游多点开花

市人大代表江亮建议加大对农业生产监管

近年来,从化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谋求实现老城焕发新活力。市人大代表、江埔街江村村委书记江亮表示,去年从化区提出“党旗红流溪清、党员治水在行动”的主题活动,江村村每位干部都主动参与到水质巡逻清理,围绕水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他介绍到,江村村下的沙塱社装上全新的净水系统,通过推行生物办法净化水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村民和游客喝上了更干净的水。

6.jpg

生态不断向好带来民生福利,乡村旅游、乡村民宿、香甜瓜果种植.....生态优化后带来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江亮说,以桃花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正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游玩,还带动村民们主动种植“捧”出当地特色农产品,比如吕田镇的大芥菜、良口镇的高山番薯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过,一些农产品销售时可能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农产品行业需要更好的规范才能长远发展。”他还看到,农户在种植选择上有盲目性,什么作物盈利高,就一窝蜂扎堆种植,生产过剩后造成作物滞销。此外农村生产技术还相对落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扶持。

针对上述值得关注的情况,江亮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户方向和技术上的指引,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监管。

编辑丨张颖 编审丨张杰

来源 |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