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今年这些问题,广州市人大代表最关心

发布时间:2020-05-30 15:33:13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于1月15日开幕。1月14日,八位广州市人大代表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接受了媒体采访。有代表关心近来社会各界热议的民营经济话题,有代表就广州文化旅游提出建议,还有代表则聚焦公厕开放等民生问题,他们将带着这些“金点子”,在接下来的五天内积极履职,为广州发展建言献策。

1.jpg

广州市人大代表梁耀铭

民营经济

“政府不需干预太多,充分放权就行”

“民营经济发展,政府不需要干预太多,充分放权就行。”刚走进采访间,市人大代表、广州金域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就被媒体围住,作为企业代表,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发展,成为他谈及的话题。梁耀铭指出,民营企业会不断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这属于正常现象,政府不能去帮扶每个即将被淘汰的企业。

梁耀铭表示,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从另一方面来说,银行是商业银行,也需要赚钱,但企业如果做得够好,银行是乐意贷款的。“所以,企业最主要的是自己经营好。”梁耀铭说。

他计划在本次会议上提交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梁耀铭表示,生物医药是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怎样连起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很重要,每个细分行业都需要有龙头企业,它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政府就应该做好服务,营造氛围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同时,梁耀铭提到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要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一个成果怎么变成样品,样品怎么变成产品,这个过程很重要。”他表示,企业能敏锐捕捉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会主动联系研究机构。“这个过程,政府不需要太多干预,做好服务即可。”梁耀铭说。

2.jpg

广州市人大代表赖伟民

厕所革命

“建议更多临街企业开放厕所,政府给予补助”

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广州公厕便民程度有了大幅提升,去年年底,800多个单位对外开放厕所并发布新款统一标识,但依旧有市民表示街道上难找到厕所,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赖伟民呼吁更多临街企业开放公共厕所,同时政府给予企业一定补助。

赖伟民表示,广州的公厕建设一直走在前列,几年前就动员沿街单位开放厕所给市民使用,去年更是再有不错成绩,800多个单位对外开放公厕发布新款统一标识。他指出,之前重在呼吁‘公家单位’厕所向外开放,实际上沿街的企业更多,如果这些厕所都开放的话,才能更大程度上便民,同时也节约资源。

赖伟民指出,企业开放厕所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带来管理和清理成本的增加,这时就需要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他介绍,国内有城市诸如西安的社会企业向公众开放厕所,按照厕所级别给予一定的补助,比如一类3000元,二类2000元,三类1000元。“这样也无需让企业独自承担管理清理成本,提高开放的积极性。”赖伟民说。

此外,赖伟民还建议,应开发一个APP,将全市所有开放的厕所的相关重要信息予以公布。“搜一下就知道附近哪里有开放的厕所,要不然企事业单位开放了厕所,市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个人信息保护

“根治电话营销,应出台规定进行处罚”

每天都有许多购房和贷款骚扰电话,有何办法根治?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赖伟民建议,应该像禁止保险电话营销扰民一样规范相关行业的电话营销,还市民电话以清净。

“经常晚上十点多还接到电话,您需要买房投资吗?您需要资金周转吗?”赖伟民从自身和周边家人朋友的经历出发,指出现在的电话扰民现象十分常见。他总结道,目前电话营销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中介和贷款业务领域,影响市民生活之余,还常有诈骗电话暗藏其中。另外,这类无序的“电话营销”还助长了个人信息、资料的买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贩卖信息,越容易电话营销,电话营销也助长了个人信息的买卖。”赖伟民表示。

由此,他提出建议,把电话营销造成的扰民现象列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对象之一,从源头上防范、打击典型诈骗。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督,遏制行业电话扰民现象持续发生。

赖伟民介绍,在国内已有遏制电话营销的成功经验。“原保监会就出台过相关规定来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市场秩序,禁止电话营销扰民。”他指出,这个规定明确提出:严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个人随机拨打电话约访陌生客户,或者假借公司电话销售中心名义约访客户。“以前电话卖保险的很多,随着这一规定的出台,近两年电话卖保险的已经很少了。”

赖伟民建议,应借鉴保险行业的这个做法,由监管部门出台规定,严禁行业从业人员通过非官方电话致电市民,否则将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并且,在市民通过电话明确表示拒接,不需要这项服务后,相关企业不应该再打电话推销产品了。”赖伟民说。

3.jpg

广州市人大代表梁丽珍

公共文化设施

“重新建轻旧改,造成了新的不平衡”

“广州公共财政对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但存在重新建轻旧改的现象,造成了新的不平衡问题。”作为长期在文化领域工作的代表,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就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管理提出了建议,她表示,要加强目前已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同时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

梁丽珍指出,“实际上很多旧的场馆也有挖掘价值,海珠大戏院就是个例子,有一百多年历史,曾经是广州市戏院之冠,现在只能‘关门大吉’。”

梁丽珍还表示,虽然广州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但在管理和运营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据了解,不少文化设施出现了管理落后、利用率低,效益差的现象。再加上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过于依赖政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使得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出现了一定困难。

由此,梁丽珍建议,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两手都要抓,公共文化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力度有待继续加强。同时,要转变公共文化设施的经营管理理念,有条件开展市场化运营。“公共文化设施虽然具有公益性,但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也应当适度地去创造经济效益,开展市场化运作,这有助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梁丽珍表示。

此外,她也指出,应制定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绩效管理办法。“对于由公共资金建设而成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机构,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应该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办法,提升设施的使用率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双效运营指标。”

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摄影:南都记者冯宙锋